狮子兔
有须毛癣菌属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属引起的以皮肤角化、炎性坏死、脱毛、断毛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和秋季换毛季节易发,仔兔和幼兔发病率最高。
一、临床症状
1.须毛癣病:多发生在脑门和背部,其他皮肤部位也可发生,表现为圆形脱毛,形成边缘整齐的秃毛斑,露出淡红色的皮肤,表面粗糙,并有灰色鳞屑。
2.小孢子霉菌病:患兔开始多发生在头部,如口周围及耳朵、鼻子、眼、面部、颈部等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继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背毛折断,脱落形成环形或不规则的脱毛区,表面覆盖灰色较厚的鳞片,并发生炎性变化,初为红斑、丘疹、水疱,最后形成结痂,脱落后呈现小的溃疡。患兔巨痒,骚动不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最终衰竭死亡,会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使病情更加恶化,最终死亡。泌乳兔患病后,其仔兔吃奶后感染,在其口、眼、鼻周围形成红褐色结痂,母兔乳头周围有同样结痂,其仔兔基本不能成活。
小孢子霉菌病的结痂和疥癣的结痂有相似之处,但镜检结果不同,前者有分支的菌丝和孢子,后者有活动的螨虫。前者用治疗疥癣的药物无效,后者用药后很快消失。
二、防治措施
小孢子霉菌病对兔场的危害很大,而且较难根除,必须认真预防、及时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兔舍内的湿度和通风采光。经常检查,发现可疑病兔立即淘汰,并对兔窝火焰消毒。日常消毒时环境要用火碱溶液严格消毒,兔窝用火焰消毒。
2.治疗:预防可按使用说明注射真菌必清或用灰黄霉素按400~800克/吨拌料饲喂,连续15天,停15天再用药15天。患兔可按治疗量每隔三天注射一次真菌必清,连续三次,或或涂抹灰黄霉素软膏、制霉菌素软膏、10%水杨酸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