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颜色变为红色,尿中含有血液称血尿,血尿分为泌尿路性血尿和非泌尿路性血尿两种。若全身症状重剧,缺乏泌尿系统疼痛症状,沉渣中也无泌尿系统相应节片上皮细胞的为非泌尿路性血尿,应进一步探讨其原发病。反之,则为泌尿路性血尿,应进一步探讨其出血的部位。
非泌尿路性血尿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的,主要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致红细胞渗漏至尿液中。常见于血斑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全身疾病。
泌尿路性血尿的出血部位通常在肾脏、膀胱和尿道。临床出现肾区疼痛拒按,拱背站立,尿液检查见血液和尿液均匀地混合,一次排出的尿液自始自终都呈深浅一致的红色,尿沉渣中有大量红细胞,肾上皮细胞管形的是肾脏出血。常见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临床出现排尿疼痛、尿淋漓,尿液检查见血液和尿液不均匀地混合,在一次排出的尿液中,尿色由淡变红,最后一部分尿液呈现较深的红色,尿液中常有多量大小不一的凝血块和坏死组织片为膀胱出血。常见于膀胱炎、膀胱肿瘤、膀胱结石、膀胱癌等。临床出现排尿时转圈、尖叫等排尿带痛症状,尿液检查见血液和尿液不呈均匀的混合,在一次排出的尿液中,仅最初的一部分尿液呈红色,尿沉渣检查见有多量扁平上皮细胞及尾状上皮细胞是尿道出血。常见于尿道炎、尿道结石、前列腺炎等。
[治疗] 及时止血,治疗原发病。
止血 可用安甲环酸,安络血,立止血、酚磺乙胺等。
治疗原发病 源于炎性反应的,选用抗菌消炎药,如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源于结石的,用中药排石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