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表示,2021年9月19日晚间,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丝·帕利决定取消原定于本周与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举行的会晤。英国首相约翰逊试图平息法国对澳英美防务协议的愤怒反应,他让法国不要对此“感到担忧”。
在被问及他对这场激烈的外交争端的看法以及英国是否真的是美国总统的“哈巴狗”时,约翰逊试图作出正面回答。他说:“我们对英法关系非常自豪,这对我们的国家非常重要。”
约翰逊还提到了英法联合开展核爆炸测试项目“图塔蒂斯”,他说:“据我了解,图塔蒂斯是高卢的雷霆之神。”他说:“英法关系非常深刻。我们对法国的爱和崇拜根深蒂固。”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英国脱离欧洲联盟之后,已经从“大西洋桥头堡”变成了“大西洋的孤儿”,迫切希望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同盟关系。美国提出建立太平洋公约组织,英国不自量力,迅速投入美国的怀抱之中。
时间回到2012年6月一个天色灰暗、下着雨的星期天。在伦敦泰晤士河有一千多艘小艇参与了庆祝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登基60周年的大游行。
这场游行可能不会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庆典之一而载入史册,即便在当年这次庆典也不算出众。不过顺着某种复杂盘绕的路径,它将英国带回了开拓的源头。
不列颠群岛的海上力量发端于它的河流,最终奔流而出,环绕世界。尽管场面平淡无奇,这场游行还是试图重现了历史上泰晤士河作为贸易和商业流通渠道的景象。
上一个60周年登基庆典时——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包括21艘战列舰、53艘巡洋舰在内的165艘英国战舰参与了在斯皮特黑德举办的舰队检阅仪式。
当时的场面令人惊叹且振奋:灰色战舰排列得层层叠叠,上面悬挂着旗帜和彩带。成群的游船在这些海上巨兽之间快速穿行。有一件事会让人觉得整个场面更为壮观,那就是海军驻外战舰一艘都没有被召回。
如果2012年再次举行这样的舰队检阅,那将非常尴尬。前任第一海务大臣韦斯特勋爵对《每日电讯报》说:“我觉得可以调来两艘潜艇以及五六艘护卫舰和驱逐舰,不过那样阵仗显得太小了,也不够壮观。”
2012年的皇家海军没有航母,其水上舰队力量仅由1艘直升机航母、1艘单独行动的两栖攻击舰、2艘登陆平台船坞、13艘护卫舰和6艘制导导弹驱逐舰构成。此外还有15艘反水雷舰艇、24艘巡逻舰和4艘测绘舰。潜艇有10艘。
60周年庆典乃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追寻和对英国安全危机的强调。2012年那场庆典体现了这一点吗?全然没有。1897年斯皮特黑德那场重大的舰队检阅仪式体现了。
鲁德亚德·吉ト林目睹了检阅式的盛况。他为此写下了《退场赞美诗》,这是宣示帝国末日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我们的海军消失于远方/炮声在沙丘和海岬沉没/看啊,我们昨日的辉煌/像尼尼微、推罗一样陨落!”
把时间再拉回到1945年3月26日的冲绳战役。
皇家海军航母特遣队的战机起飞升空。这些来自舰载空战队的战机先后捣毁了位于先岛群岛和台湾的日本空军基地。空袭之后,战舰挺进,炮轰近岸目标。
英国太平洋舰队乃是进攻日本的上佳之选。神风特攻队的自杀式袭击致使美国航母失去了行动能力,而英国航母的飞行甲板设有装甲,受损后能很快完成维修。
英国及英联邦派驻远东的航母特遣队是皇家海军有史以来最强的舰队。而就整个皇家海军来说它在1945年的实力超越以往任何时候。虽然海军在战时损失了其1939年9月所拥有的战舰数量的一半。
战争结束时,皇家海军有885艘在役舰艇,包括20艘战列舰、65艘航母、101艘巡洋舰、461艘驱逐舰和238艘潜艇,这有力证明了英国、美国和英联邦各造船厂的巨大活力。
此外海军还有大量储备的护航舰艇、巡逻艇、两栖船和储货/修理船。皇家海军中很大一部分战舰被分到了英国太平洋舰队中,这是由8艘航母、4艘战列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潜艇、护航船和支援船舰组成的庞大舰队。
自1782年桑特群岛之战罗德尼击败德·格拉斯之后,还是第一次有如此规模的英国舰队在欧洲及地中海以外的海域执行任务。
英国太平洋舰队在冲绳以及其他各处都表现得专业且勇敢,不过皇家海军必须承认一位新的海上霸主正在崛起。
尽管英国太平洋舰队有着前所未见的强盛实力,但其空中力量仅占盟军参战总数的20%,而且在由美国动员组织的共计1300艘战舰的无敌大舰队中,它仅占一小部分。
冲绳战役是二战中最血腥、最艰苦的战役之一,其战斗的主体部分都是由美国海军及其地面力量完成的。这是美国方面的有意安排。
美国人不想让其他任何人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尤其不希望自己在付出鲜血和财富后撑起的却是不列颠帝国。为了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美军必须挑起重担,自行承担损失。
皇家海军被故意晾在一旁,只能作壁上观。在美国人看来,皇家海军颇为自豪的英国太平洋舰队即第57特遣队,只是多支这样的特遣队中的一员。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对一切与英国相关的事物都持厌恶态度,而且在对待皇家海军方面尤为臭名昭著。在其授意下,英国太平洋舰队无法获得美国海军的任何帮助,只能孤军作战。
1945年,共有335艘日军战舰被击沉,其中仅有12艘是英国太平洋舰队的功劳。大日本帝国受降仪式也是在美国战列舰USS“密苏里”号上进行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于中国南海的关丹附近遭空袭遇难,皇家海军作为曾经的亚洲及太平洋海域仲裁人的角色彻底崩塌。
二战期间,皇家海军在太平洋不得不适应、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这是一个必须适应的新局面。美国海军已经无可争议地取代皇家海军的位置,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除了承认美国的霸权,还有一个新形势需要皇家海军适应——战列舰在眼下这个世界已是冗余之物。10月25日,在日本帝国海军和美国海军对战的苏里高海峡战役中,共有8艘战列舰参战,这是最后一场战列舰对战的战役。
HMS“国王乔治五世”号对本州岛中部滨松的日本军事设施所实施的轰炸,成为英国战列舰最后一次的咆哮怒吼。
1946年,最后一艘战列舰—HMS“前卫”号 开始服役。她此刻迈入的这个世界已没有战列舰的用武之地。驾驶着主力战舰、用巨型舰炮作战的战斗已经走入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确然无疑地表明了这一点。
自战列线对战在17世纪发展起来,战列舰就一直是皇家海军的核心力量。在眼下这个使用远程战机、导弹和原子弹的世界,它们已被彻底淘汰。小型战舰和潜艇的火力足以超过这些庄严宏伟的巨舰。如今它们只能沦为冷战武器的活靶子。
HMS“前卫”号在1955年的一次训练中最后一次开炮。之后她接受改建,成为储备船舰,并成为一处电影拍摄场景。1960年8月4日,临海的南海城聚满了人,英国最后一艘战列舰在这一天从朴次茅斯港拖曳而出,前往位于法斯莱恩的拆船厂。
皇家海军没有举行任何仪式。那天夜里,“前卫”号未能安然入眠,她在一片泥滩上搁浅了,出动了5艘拖船才让她重新入水。
及至1960年,世界上绝大部分海军要么将战列舰处理掉要么将其封存。美国海军是唯一的例外,它保留了4艘“爱荷华”级战列舰。1968年它们被再度编入现役队伍,之后在1982年至1992年间再次服役。
20世纪80年代,它们配备了战斧导弹。战列舰最后一次用于战争是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当时“威斯康辛”号和“密苏苏里”号发射过战斧导弹,并用16英寸舰炮轰击近岸目标。
自17世纪以来,形式各样的战列舰构成了英国海上力量的核心。“前卫”号黯然退场时并没有激起多少波澜,也没有引发多少悲戚之情(比如《泰晤士报》仅用几段文字,不带感情色彩地报道了一下)。
英国历史的一段漫长篇章自行翻过。“前卫”号以50万英镑的价格售出。美国人和日本人将大量本国战列舰留存下来作为博物馆,而英国人选择将这些雄伟的战舰抛掷一空,曾经的辉煌荣光已消散殆尽,做此决定或许就是想把这些令人悲戚的景物彻底抹除。
在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大门处,还能觅得它的一丝踪迹。在从战列舰上卸下的两门15英寸巨型舰炮中,还可以感受那些战舰潜在的破坏力及其身形。其中一门来自HMS“拉米伊”号战列舰;另一门最先用于HMS“决心”号战列舰,之后装在了监控船HMS“罗伯茨”号上。两门炮都曾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行动中使用过。
曾经在近代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无畏舰已消失得几无踪影。幸好“胜利”号留存了下来,让人们能更为真切地感受乔治时代的海军世界。
“前卫”号被凄然地拖向废品厂的那一年,英国仍保持着海上巨头的做派,虽然这只是往昔荣耀的影子罢了。
皇家海军有8艘航母、2艘大型两栖舰、14艘巡洋舰、156艘驱逐舰和护卫舰、54艘潜艇、207艘扫雷及海岸艇。1945年之后,皇家海军继续履行那些古已有之的任务,还探索出了新的角色。
朝鲜战争中,其航母编队和扫雷艇表现卓越。在这些编队于亚洲作战的同时,由于伊朗将英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皇家海军的地中海舰队趁机介入波斯湾。英国战舰继续巡视监管大英帝国在非洲和苏伊士以东的残存疆域。
皇家海军还派出了包括3艘航母、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17艘潜艇在内的66艘舰艇参与“主转桁索”演习,那是一场大规模的北约(NATO)演习,涉及9支海军的203艘舰艇,在挪威沿海和日德兰半岛同时举行。担任这场巨大演习指挥的是一位英国将领。
从表面上看,20世纪下半叶皇家海军将继续履行保卫英国利益的传统职责,同时会在北约中构筑自己的新角色。它将是遏制苏联向北大西洋渗透的领头力量。
1952年的“主转桁索”演习、同年在地中海举行的“大满贯”演习以及翌年丹麦海峡的“水手”演习(其间还有其他关于扫雷和护航的小型海战演习),宣示了北约强盛的海上力量。
皇家海军是对抗苏联扩张的重要壁垒。未来若有战事,它将覆盖挪威海岸、北极圈、北大西洋和GIUK海域——格陵兰岛、冰岛和不列颠联合王国之间的海域。
英国有能力在大西洋、地中海、中东和“苏伊士以东”同时行动。虽然在1947年失去了印度帝国但英国与亚洲海域的联系并未中断。
战列舰被淘汰后,英国要维持海上强国的地位就得依靠20世纪的主力战舰航空母舰。皇家海军航母编队的实力仅次于美国海军,英国可以凭此在世界范围内部署本国力量。朝鲜战争和“主转桁索”演习就是这方面的明证。
1953年,加冕礼舰队阅兵在斯皮特黑德举行,有300艘舰艇参加阅兵,其中英国派出5艘航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各1艘。这还不包括正在地中海和苏伊士以东执行任务的战舰和航母。然而,最终面具还是脱落了。
1956年,英国被迫弃守埃及苏伊士运河区的海军基地。苏伊士运河是英国制海权的一处咽喉之地,英国能否把触角延伸至波斯湾和亚洲海域就取决于这里。
失去运河控制权,也就失去了成为世界海洋强国的实力。英方刚撤出基地,纳赛尔上校立刻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皇家海军派出强大阵容讨伐纳赛尔,其中航母有“雄鹰”号、“阿尔比恩”号、“堡垒”号、“海洋”号和“忒修斯”号,最后两艘是用来供直升机运载突击队登岸的。这是战争史上首次有直升机参与的两栖进攻作战。
危机结束后,“阿尔比恩”号和“堡垒”号被改造成一种两栖作战舰只,它实施快速打击行动时能够以舰载直升机运送海军陆战队及其他地面部队登陆。
皇家海军、皇家空军以及英国陆军的表现无可指摘,但在美国和苏联的威压之下,此番军事行动被迫中止,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幻象彻底破灭。美国取消支持英镑、迫使其贬值的威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突然之间,英国显得异常脆弱。苏伊士运河危机弱化了她在中东的地位,削弱了其在印度洋的影响力。“苏伊士以东”的那片世界自此从西方海域中剥离,英国的策略也将全然改变。英国号称世界大国的底气消失殆尽。
苏伊士运河危机对皇家海军有重大影响。英国的常规部队看似强盛,但这场冲突明显表明它们已无法适应现代世界的需求。
5艘航母全然不是美国金融势力的对手。国际政治凶险复杂,国内民众抵制他国干涉内政,世界上所有海上强国都无力蹚过这片浑水。
1957年,国防大臣邓肯·桑迪斯在《国防白皮书》中为英国提出新的设想。他提出英国应重点发展核武器,将其变成一项防御力量;废除征兵制度,削减国防支出在未来军队规模变小的情况下,注重使用机动部队实施精准打击。
《国防白皮书》向海军的未来提出质疑:“皇家海军在全球性战争中的角色尚不明确。”另外白皮书还申明,英国在没有主要盟友参与的情况下不会参战。
皇家海军怒不可遏。皇家海军自古以来一直承担的职能由此终结。劳动部部长站在海军一边,克里斯托弗·梅休和第一海务大臣大卫·卢斯爵士辞职以示抗议。
梅休争论说,希利令英国失去了军事上的独立,以后事无大小都要仰仗美国人的干预。梅休说,英属东苏伊士“已经不是拥有自主权利的实体,而是美国新延伸的疆土。英国实际上不是美国的盟友,而是他的附庸”。
更严重的后果是,皇家海军遭受削减意味着英国放弃了自身扮演的世界性角色。
后殖民时代,世界各国对设立在他国国土上的英国军事基地充满敌意。一旦当地政府强令英国力量退出本国,皇家空军没有任何其他选择,只能打包走人。地面上的军事基地在洲际导弹面前不堪一击。
英国已经承认了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她无力再担负曾是汪洋之主的皇家海军。制海权最大的优势就是当对方保持高姿态的时候,舰队会在海平线上停着。等到对方姿态降低的时候,舰队就可以退离海平线,也可以驶近提供急救或紧急灾难援助…显然,常设陆军和空军是做不到的。
海军内部一样焦灼不安。水上舰队锐减,航母和两栖战队拆散一空,世界各国由此得知英国的国际竞争力正流失殆尽。
英国没有航母意味着没有空中支援,没有空中支援意味着水上战舰无法行动,水上战舰无法行动意味着军队无法登陆,军队无法登陆意味着‘再无任何竞赛’。
英国这只脆弱的哈巴狗,现如今只能跟在美国后面摇着尾巴,回忆日不落帝国做强盗时的威武,这种眷恋挥之不去。而所有强盗国家的民主与法制,不过就是化妆舞会上的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