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京城的京巴犬都去了哪儿

我把网上找的一张狗子萌图群发给了北京籍的朋友。超过20岁的北京人都认出是京巴,一个交道口土生土长的00后男孩却答成了“西施”。 我说是京巴他还不信: “京巴不是脸上都是褶子那种吗?” 我顿时觉得自己老了:…

 

我把网上找的一张子萌图群发给了北京籍的朋友。超过20岁的北京人都认出是京巴,一个交道口土生土长的00后男孩却答成了“西施”。

我说是京巴他还不信:“京巴不是脸上都是褶子那种吗?”

我顿时觉得自己老了:新一代北京人已经连曾经遍布北京的街狗都不认得了。

二十年前,任何一个北京小区的京巴数量,都超过现在同一小区里泰迪、柴犬和柯基的总和。其中光是叫欢欢的京巴就比整条街的金毛还多。

那时候谁能预见到,这种狗都能位列时代的眼泪了?

如果你认得,说明你也不年轻了。

我把那张京巴图发给了其他00后朋友,才发现“西施”已经算最精确的答案。其余00后都表露出发现新大陆的惊喜:

“这小土狗怎么这么可爱!”

这种狗对于90后属于童年;对于00后,它属于博物志或百科全书。图片来源:微博@Maggie钰呀

京巴已经和成都小吃、迎奥运标语一样,不知不觉间在北京绝迹,以至于整整一代人记事儿后就没见过它。经历过京巴鼎盛期的千禧年代的北京人都会纳闷:

北京城里那么多京巴都上哪去了?

图片来源:微博@千禧bot

在京郊狗舍的淘宝店和58同城搜索“京巴”,结果少到你都不用下拉页面加载更多。闲上反倒挺多找配种的京巴,因为合理交通距离内的同类太少,只能在爱情买卖的市场上苦苦等待。

你要是只东城京巴,能在燕郊找个对象算不错了,搞不好还得跨越几十公里去外省打一炮。

图片来源:闲鱼

正因为茫茫狗海中的两只纯正京巴太难相会,有商业头脑的宠物店老板就盯上了给京巴做媒这项高利润交易。也有部分店长纯粹出于博爱,想为这个物种延续香火。

我的朋友肌肉男Max每次抱着自家京巴去宠物店洗澡,店长都会热情地询问他:

“您要不配个种?”

Max在抖音上发现其他宠物店医生、店长也用心良苦,才确信自己没掉进重金求子的骗局。图片来源:抖音@京巴小主儿

同样关心京巴命运的海外友人早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拯救行动。

从英国到日本都成立了“北京犬保护者俱乐部”,美国人的“京巴保护协会”更是在入会准则里明确写明,会员要打心底认定,京巴存亡,匹夫有责。

字里行间都透露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似乎哪天他们不努力了,这些协会贴满京巴萌图的官网就会变成这一物种的赛博灵堂。

协会甚至会偶尔帮狗子复刻下祖籍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免过重的乡愁引发过度掉毛。

现在的00后和两千年后来北京的人很难想象,这种现在被当成珍稀动物的狗原来有多密集。

每一条胡同里,都能见到烟酒小卖铺前、公厕门口、二八车旁、煤垛子上都趴着只扁脸、大额头、眼球突出的狗子。

图片来源:北京Color婚纱摄影

假如动物也会像人那样拉帮结派,那么博美和西施都只能分摊边边角角的地盘,数量上占压倒性优势的京巴帮,才能制霸胡同。

它们的气质神似没事做的北京老炮,用地包天的牙齿睥睨着往来讨生活的人。

图片来源:tumblr@centzonmimixcoa

京巴在北京狗圈是有绝对话语权的主流,最好的证明就是北京养犬登记证。狗证背面的两只狗都是京巴,公安部门甚至不屑于把其中一只换成个别的,好反映一下北京犬种的多样性。

当时可卡、雪纳瑞等外来犬种刚开始在北京冒头,这些洋狗和他们的主人在上户口时都会醒悟,想在北京混,就得被本地狗代表。

曾经生活在被京巴支配的恐惧中的不仅有外来狗子,还有一代北京小孩。网上随便一搜,但凡怕狗的北京人,那关于狗的童年阴影大多是被京巴追出来的。

“小时候被邻居家一只小京巴追着绕47栋跑了两圈,多亏我妈抄起板砖废了它一条腿。”

“小学二年级被一只小京巴追得掉进臭水沟,主人还在后面笑着叫我别跑,他家狗不咬人。”

它构成了大多数现年20-30岁的北京人关于狗最初的记忆,尽管这记忆可能是负面的。

所有被京巴霸凌过的人与狗要是心里不忿,看看京巴在自家的待遇也得服气。

2017年北京晨报采访过一位大栅栏长大的旗人七爷。七爷回忆,就算换肉得用肉票那会儿,餐桌上零星的肉渣子也得人和狗分着吃,理由是邻居看见狗养得胖,家里人就人前有面儿。

我小时候听过的小区里最离奇的吵架原因,就是某个大爷把儿媳妇买来的新盖中盖掰碎了混进狗罐头里,说法是给狗补充微量元素。

媳妇对街坊嘀咕说公公看不起她;大爷也不对街坊多作解释,只说外来的媳妇不懂北京人儿。不过当家里的京巴能帮大爷提着报纸一口气上五层楼,大爷总毫不掩饰地咧开缺牙的嘴。

图片来源:中青在线

北京人爱养京巴,九成因为它前身是慈禧爱宠。它原来在宫里锦衣玉食的传闻,养京巴的北京人总要反复咀嚼回味。

他们爱说慈禧找了四个太监给她的一千只京巴铲屎,他们每个月给狗领的不是狗粮而是真正的俸银;遛狗时候也不能牵绳勒着它,只能就着狗的方向,切忌步子太快走到了狗前头。

故事细节详实,夸张中带着真实感。北京人对于紫禁城内的物事总有股特殊的执念,聊起清末皇族的轶事比对自己家事还熟。

他们最爱说的一句话还是:

“原来平民百姓养京巴那是要杀头的。”

如果那时候有智能手机,他们估计得搜两张宫廷旧照来给你看看。

说这句话时必须有配套的动作表情:抚摸着自家白京巴的耳朵,嘴角里带着皇城根下的人才有的矜贵。

不幸生在辛亥革命后,仍然可以做心灵的贵族。

现在打开任意一篇题为“为什么养京巴的人越来越少了”的文章,你只会有一个印象:在京巴的毛病面前,它那点御用犬的尊贵不值一提。

当代人对宠物犬的要求是乖巧、长得洋气,能上蹿下跳表演绝活逗人开心。京巴的短鼻梁跟不上欧化的审美;它呼吸道容易出问题、心脏容易肥大,适应不了狗界激烈的体力竞争。

“御用”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能戳中北京住民的G点。连一个朝代都逃不过物极必反的铁律,何况狗呢?

图片来源:东方网

讽刺的是,当年北京人聊起京巴桀骜不驯的性格,都当那是贵族血统自带的小小副作用。

追着陌生熊孩子咬那是眼里容不下沙子,不理自家人那是不谄媚不低头。不牛逼哄哄还配当北京人的狗吗?

图片来源:公众号“娱乐精灵之家”

而现在,人们不养京巴的最大原因就是它脾气差。

京巴的凶恶臭名昭著,它在互联网上的形象,与用鼻孔看外地人的北京土著、操着京骂的国安球迷重叠到了一起。

仅存的京巴养主们很难在身边找到京巴同好,只能在网上抱团取暖。

百度京巴吧的两万成员比起泰迪吧的118万少得可怜,养京巴显得像种只能独自美丽的过气小众爱好。

当我混进了另一个京巴主人群我才发现,这些小而美的团体里甚至不是人人都有京巴。

有不少人在群备注里写明了,自己的老狗已经去了汪星,或者仅仅是孩提时代有过京巴作伴。小区里没京巴,城市里有柴犬柯基咖啡却没有京巴咖啡,只有在线上云吸狗能抚慰他们的记忆。

这个群名叫“紫禁城里遛的狗“,紫禁城与京巴在他们眼中仍然环绕着模糊的光晕。然而紫禁城里早就没有狗了,这里除了游客的脚印和流浪的爪印,只有偶尔可辨的车胎轨迹。

紫禁城里遛京巴的景象只能在《延禧攻略》里看到了。

网络上尚且能吸到青壮年的狗子,现实能见到的京巴都已经风烛残年。

遛京巴的大多是大爷。他们或许曾是国企里的工人或者开过出租,或者早早领了拆迁款分给了儿女,儿女听说了这种狗特别长寿才买来给老人作伴。

到现在,陪着大爷下棋聊天的朋友们一个一个走了,京巴也比大爷自己还腿脚不便。它们往往都得坐婴儿车,前腿儿还剩点力气的拖着特制狗轮椅勉强跟在主人身后。

图片来源:Quartz摄影 by 白杉

一个年过六旬的大爷给陪了自己十七年的京巴自制了一条走路辅助带——上边是塑料袋,下面是毛巾,大爷说这样设计,每天带它去它最爱的公园散步,就不会勒着它的肚子。

“现在是我给它养老喽。”

老北京人已经从历史的舞台上谢幕,连同他们的老京巴。

但你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北京街头已经不多的流浪狗里,常能看出点京巴的影子。当狗贩子和国外保护组织还在急切地保存纯种京巴,它的基因已经顽强地霸占了街头。

就如同老北京人从二环内撤出,买了回龙观或是顺义的房子;又好比京腔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逐渐稀释,你却能从北漂们插不对地方的儿化音里感受到京腔的影响力。

你所缅怀的一切老北京的元素,都会以另一种更低调的形式存续下去。

图片来源:娱乐录录圈

有时你能见到一只串串,它的毛不够长还打了结,额头也不够大,但那地包天的牙齿里仍带着点记忆里那只京巴的神气。

它不只何时离开了安乐窝,又或许几代都在街头繁衍,可能后面那个写了大大的“拆”字的老房子,就是它祖上的家。

它趴在废墟上,你知道关于这里的兴衰,它远比你要清楚。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