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备的产业体系、良好的创新基础和高度互联的交通网络,正以崭新、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各方宾客。”12月21日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如是说。当天,粤港澳三地联手招商,与全球企业共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2.5万亿元。
11座城市、5.6万平方公里、约8600万人口。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也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增长至12.6万亿元,三年累计增长1.6万亿元,总体增幅达14.5%。其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共25家、“独角兽”企业超50家、9个内地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61万家。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显示,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强,排名全球第六,首次超越东京,成为亚洲新的创新中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已基本形成,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粤港澳大湾区正迈向世界级湾区新征程。
受访专家表示,近10年全球价值链重构态势非常活跃,粤港澳大湾区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先天优势,通过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及制度型开放高地,将在新一轮价值链“洗牌”中实现跃升。
以创新重塑价值链中枢
“未来3-5年是全球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球新一轮投资进行重新区域分配的重大节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和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粤港澳大湾区要抢抓全球价值链重构机遇,需要加快对发展路径进行调整,“特别是在科创领域,这是大湾区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最有力的抓手”。
自规划伊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与目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显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排名第六,首次超越东京。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招牌”已经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粤港澳“1+1+1>3”的科创协同效应是其含金量所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福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而港澳具有国际通道,拥有国际级创新资源,包括5所世界百强大学。
广东省科技厅公布数据显示,为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科技创新综合优势,已构建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6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吸引了超过1000位港澳科学家共同参与建设。
广深港和广珠澳科创走廊是大湾区科创“主动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学技术集群”已连续两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超过美国硅谷所在的圣何塞—旧金山地区。
“香港有5家在世界上排名比较前的大学,排名在前50名的医学院也有两家,这是香港发展生物科技的优势。但香港人口规模较小、市场比较小,大湾区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卢煜明表示,应更充分发挥大湾区各市的比较优势,通过优势互补提升湾区整体创科系统。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必由之路。按照规划,广深港科创走廊正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技术和产业;广珠澳科创走廊则正加快布局发展先进制造、光电信息、微电子芯片、智慧城市、物联网等产业。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数字经济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亚洲价值链中枢的作用,但距离对亚洲经济价值中枢的全面引领还任重道远。”曹钟雄说,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叠加制造优势及开放优势,形成数字+科研、数字+制造、数字+文化、数字+金融等新业态,实现弯道超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产业、金融都比较发达,而且互相之间相互促进,正在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应积极发展科创金融,发展跨境金融服务,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强化科技创新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大湾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趋势,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优势较强、发展特色比较鲜明,应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更具稳定性、更具韧性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同时利用好RCEP这类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分工合作,构建范围更宽广的区域价值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携手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顺应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本身就是开放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开放属性也根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基因之中。
“广东是改革开放‘试验田’,并通过与港澳市场互动来实现。大湾区未来可持续发展需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规则与标准,粤港澳更应协同合作、完善金融标准和市场体系。”汇丰中国副行长兼大湾区办公室总经理陈庆耀说。
经过数年建设,粤港澳协同发展已迈上新台阶。例如,“澳车北上”政策正式落地。2023年1月1日零时起,预计约8万申请成功的澳门私家车将正式入粤,不需要像以往一样加挂金属号牌,也没有投资纳税等条件限制。
除织密交通网络外,围绕金融创新,截至2021年末,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共办理资金汇划5855笔、金额4.86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有超过60家银行参与试点,吸引投资者2.2万人。
人才流通方面,目前已有402名港澳医师获得内地医师资格证,707名港澳律师参加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推动金融、税务、建筑、规划及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律师、会计等16个领域的港澳专业人才享受跨境执业便利。
“资本跟着人才走。”戴德梁行中国区项目及企业服务部总裁魏超英直言,未来随着粤港澳市场进一步融合,高素质人才持续回流,将有力推动大湾区整体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能持续增强对跨国企业的投资吸引力。
要素流动背后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不断加速。比如,为更好地让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广东已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审批。截至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也推动累计27.92万人次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
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正逐步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强调规则对接的制度型开放转变。
“制度型开放是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要求。”毛艳华表示,制度型开放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在需要,以更好便利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的跨境流动,“从国际分工看,我们过去主要以加工贸易等低端环节加入全球价值链,未来想在全球分工中向高端环节攀升,必然要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具备先天优势,规则衔接也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切入点。”毛艳华表示,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制度型开放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能够通过港澳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并推进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接轨,是探索制度型开放经验的良好“试验田”。
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也强调,要突出深化粤港澳合作,高水平谋划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战略落地落实,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未来大湾区持续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一是处理好‘一国两制’的关系,保持港澳特色优势,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及三地优势互补合作动力;二是利用好横琴、前海、南沙体制机制创新优势,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据跨境流动等新兴领域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为全国积累经验;三是利用好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把大湾区的规则转化成全球的规则,把经济优势、市场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从而更好培育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毛艳华说。
(作者:郑玮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