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Lotus依养的萌宠“绵绵”
每次回家,Lotus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宠物猫“绵绵”喂猫粮和铲猫砂。这只纯种美短虎斑猫是Lotus依在微博上看到领养信息后,到户主家里去看。“小猫像个小公主一样,特别粘人,一眼就喜欢上了,后来就把它带回了家。”
对Lotus依来说,一想到有一只猫在家里等着自己,就觉得生活有盼头,难过的时候还可以抱着猫,软乎乎的,特别舒服。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像Lotus依一样,选择养宠物作为生活的调剂,而没有养宠的年轻人,也将“云撸猫、云撸狗”的潮流贯彻到底,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疯狂追逐着宠物们的动态消息。
伴随着这份热爱甚至狂热,宠物买卖、宠物食品、宠物医疗等需求日益旺盛,“宠物经济”开始席卷整个中国。
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同比增长18.5%,达到了2024亿元。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也显示,宠物消费潜力全面释放,预计2023年宠物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
Lotus依算过一笔账:一年猫粮要花去1800元左右,每月还要买粮食猫条加猫罐头,再加上猫爬架、猫砂等,算下来每年要在猫身上花费三四千元。
“猫还要打疫苗,一针两三百,一年打三次,以及买驱虫药,100多块钱,半年祛除一次,这部分费用也超过一千块钱了。”Lotus依告诉钛媒体。
不过,对Lotus依来说,最大的支出不是这些,主要还是看病。
“我的猫今年生了两场大病,一次是把猫条塑料袋吃进肚子里,伤到了胃,还有一次是不小心摔断了腿,粉碎性骨折,两次医疗费花去了将近2万块钱。”在心疼猫主子的同时,Lotus依对高昂的宠物医疗费印象深刻。
Lotus依列出的养猫及治病费用清单
虽然看病价格不菲,但对于爱宠人士来说,宠物的健康医疗需求不但是刚性需求,也是第一位的需求。只有先满足了宠物的医疗保健需求,后续的宠物用品、宠物社交、宠物美容等需求才有满足的必要。
也正因为此,宠物医疗具备巨大的上升空间,相关数据也显示,2016年宠物医疗就已成为宠物行业第二大细分市场,占比达23%,成为市场、资本均关注的重要赛道。
市场占有率不到10%,行业普遍亏损
宠物医疗行业中,最主要的业态为宠物医院和宠物医药,由于宠物医药多为跨国公司主导,门槛也比较高,相对来说,线下宠物医院就成为市场的突破口。
2015年前后,高瓴资本高调进入宠物行业,并将宠物医院作为投资重点,大举收购芭比堂、宏福鑫、爱诺动物医院等品牌,截至2018年夏天,其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宠物医院数量达700余家,在宠物医疗领域形成了一支“高瓴系”,龙头地位稳固。
高瓴在宠物医院领域的投资版图
另一大巨头瑞鹏集团深耕宠物行业多年,旗下拥有瑞鹏动物医院、美联众合、凯特喵喵等400余家宠物连锁医院,稳居行业第二梯队;本土玩家瑞派集团,先后收购江苏派特、关忠、皇家、我宠我爱等品牌,坐拥300余家宠物医院,也成为三巨头之一。
2018年8月,高瓴资本将旗下宠医资产与瑞鹏集团进行全面整合,整合完成的新瑞鹏集团拥有超过1000家医院,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平台。
至此,宠物医疗行业形成新瑞鹏与瑞派对垒的市场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据宠业家统计,2018年中国拥有17000家宠物医院,而高瓴、瑞鹏、瑞派三巨头所占比例仅为8.24%。这也意味着,星罗棋布的中小型宠物医院仍将支撑着“铲屎官”们巨大的医疗需求。
对于铲屎官们来说,想要找到靠谱的宠物医院,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
养了一只蓝白色英短猫的铲屎官Yuki Wu告诉钛媒体:“因为有亲戚是做宠物行业的且有兽医师证,所以会先请教她哪家医院比较值得信赖,怎么处理才是比较正确的,毕竟涉及到小生命,总会非常谨慎。”
Lotus依则表示,自己一般都是从大众点评上找宠物医院。“一个是看星级,另外多看一些评价,这也是选择宠物医院的参考标准。”
就北京地区而言,钛媒体根据大众点评过去一周收录的热门宠物医院数据,发现宠爱国际、美联众合、芭比堂这三家连锁经营的品牌排名较为靠前,且门店数量均超过其他品牌,一定程度反映出区域性的市场情况。
过去一周大众点评宠物医院热门榜(部分数据)
除了宠物医院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90后、00后铲屎官们逐渐开始尝试线上诊疗服务,其中在线问诊成为重点消费项目。
数据来源@《2020宠物医疗消费洞察报告》
对于宠物线上医疗模式,“铲屎官”们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Lotus依告诉钛媒体,自己无法接受这种医疗方式,“宠物不会说话,只通过养宠人士向在线医生描述病情,就来做诊疗服务,这简直是让自己的宠物去送命。即便真的治好了病,那也只是幸存者偏差。”
Yuki Wu则表示:“虽然自己没有使用过这项服务,但假如在线问诊、预约等服务很流畅,还是愿意去尝试体验的。”
虽然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看起来欣欣向荣,也衍生出不少创新服务模式,但事实上仍处于草莽生长的阶段,市场乱象丛生之下,行业也亟待规范。
最突出的一点是,由于宠物行业监管相关规章制度的缺失,导致各医院水平参差不齐,“乱定价”现象频发。
“我的猫骨折的时候,送去的是宠爱国际的一个分院,但那儿的医生告诉我,这种病他们治不了,必须要送到总院,当时就感觉各分院的治疗水平不太均衡。”Lotus依告诉钛媒体。
Yuki Wu则表示,自己的猫有口炎,光拔牙就花去5000+元,现在给它买一种口腔清洁的护理喷剂,70块一瓶左右能用一两个月。“养猫一旦涉及到治病,就很可怕了。”
其次,宠物医疗行业还面临人才紧缺的难题。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有近10万名宠物医生,而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的人员不足6万人,原因在于,兽医人才需要2~5年培养,但我国35岁以下从业人员比例达 85%,人才存在结构错配。人才匮乏现状,导致兽医执业资格伪造、宠物医院常规经营执照伪造等现象在行业内较为泛滥。
另外,动辄好几千、上万的医疗费,也让宠物医院贴上了“暴利”的标签,但事实上宠物医院从业者过得并不顺心。宠信宝曾列出一组调研数据,在其走访过的全国宠物医院中,30%亏损,20%在亏损与盈利边缘徘徊,仅有30%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很多从业悲观者认为能较好盈利的只有20%。
近年来,随着宠物医院激增,竞争也愈发激烈,同一区域内的从业者打起了价格战,让本就不堪人力、房租、设备、耗材等成本重负的宠物医院雪上加霜,如此状态之下,“惨淡经营”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加小众的宠物保险市场
宠物医疗行业的兴起,也催生出另一种业态——宠物金融。
据钛媒体了解,目前常见的宠物金融服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宠物看病分期,一类则是宠物医疗保险。
对于宠物看病分期的现实需求,Lotus依早有选择方案,“之前给猫看病的时候,大额消费支出我一般都使用花呗分期,对这种宠物看病分期服务不太信任,也不认为有太大发展。”
不过,最近她正考虑给猫上医疗保险。“一方面还是希望能省点钱,想买也是为了一份心安。”
据钛媒体了解,宠物医疗保险不算新鲜事物。2014年9月,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相继推出宠物医疗险“宠乐保”和宠物综合险“宠物宝”,此后中国太保、大地保险等巨头也开辟了专做宠物保险的业务板块,宠物医保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
由于市场过于小众,这类医疗保险不止险种少,合作医院也极少。钛媒体从一位中国平安保险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公司仅推出两种宠物医疗保险,最新推出的“平安爱宠医保计划”险种,业务合作范围也仅限于上海、成都区域的几十家宠物医院。
Yuki Wu告诉钛媒体,自己一直有听说可以买宠物保险,但国内的保险公司业务员都没怎么推广过,“如果有人来跟我推广一下的话,估计真的会尝试一下。”
据了解,保险公司如此“低调”,大概率还是因为性价比低,盈利不足以覆盖成本,提供这项服务更多的只是充当获客工具。
对于“铲屎官”们来说,能够直接接触到宠物保险的渠道,就是线下宠物医院了。
Lotus依向钛媒体展示出一份宠爱国际的保险项目清单,可以看到它是以医疗津贴的形式来报销的,每次就医补贴限额为850元,累计补贴限额为8500元。“其实这类宠物保险赔付金额很少,像我给猫看病花的2万块钱,可能也只能赔付10%。宠物医生也觉得赔付得很少,通常不会向客户推荐宠物医疗保险产品。”她表示。
宠爱国际医疗保险项目
除了宠物医院外,市场上还有专业宠物医保公司,优势是有一套宠物健康医疗保障体系,保险产品更加丰富,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也有利于触达更多用户。
以宠物健康管理平台Tips小贴士为例,其与平安、易安等专业保险公司合作,服务覆盖全国240多个城市、超过2000家合作医院。
钛媒体在与Tips小贴士客服人员交流中得知,在给宠物上保险之时,需要将一枚电子芯片植入宠物后颈部皮下,目的是为了在报销时证明宠物身份,以及存储宠主信息等,方便信息化管理。
目前,宠物保险行业最大的痛点是宠物身份识别比较难,有些骗子给宠物买了保险之后,抱着一只长得很像的病宠来骗保,给保险公司带来不少损失。鉴于此,电子身份识别技术就被应用到宠物保险领域,成为像Tips小贴士这类宠物医保公司的一道“防火墙”。
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巨头也开始瞄准该赛道发力。7月20日,支付宝保险平台宣布开放宠物鼻纹识别技术,并联合大地保险、众安保险推出首款宠物保险产品。投保时,平台能够根据鼻纹信息为宠物建立专属电子档案,理赔时,鼻刷纹核实宠物身份就可一键完成理赔。
蚂蚁保险&大地保险合作推出首款宠物医疗险
支付宝进军宠物医疗保险市场,虽然让这一险种得到更大的曝光,但依然无法为行业带来实质性变革,只有等到宠物基数达到一定规模,养宠人士保险理念普及之后,才有望开辟更大的市场,出现一到两只独角兽企业。
这一点,对于整个宠物金融市场,依然适用。
无论是宠物医疗还是宠物金融,都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乘着风口入局的从业者们,想赢得这场战役,吃到萌宠红利,还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