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实习记者 胡永新)10月25日,瑞士再保险发布《中国宠物保险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提出,宠物保险领域存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但仍有诸多挑战亟待克服,有效路径尚待在实践中探索和检验。
《报告》显示,中国保险行业在宠物保险领域的尝试与探索已经十年有余,不同时期的宠物保险各有特点,历经学习与模仿、试错与推翻、沉寂与改变等过程,交替发展至今。
《报告》分析了宠物保险发展背后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2020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宠物行业迈入黄金增长期的最大推动力。同时,中国日渐显著的人口与社会结构变化也正在成为宠物保险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此外,“内卷”之下的年轻一代需要更多疏解压力的方式,这也使得更多人受到“吸猫撸狗”、“躺平”等潮流性文化现象的影响,加入到养宠人行列,为扩大宠物经济的影响提供了催化剂。
从宠物医疗消费市场看,供给端的宠物医疗蓬勃发展,也为宠物保险提供了基础。据统计,2020年,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超过16000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
而在需求端,针对宠物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极为旺盛。瑞再对2000名养宠人和205家宠物医院的访谈和调研表明,宠物消费者的养宠观念有所进步,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度也有提升。他们在日常养宠过程中,不仅对于通过宠物保险转移风险有所需求,也期待获得日常的预防性医疗服务,尤以80后和90后的新养宠群体最为明显,这一群体的不断壮大将有望为未来中国宠物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报告》指出,相比前两轮市场周期开发的保险产品,当前的市场主流产品已经能够做到尽可能贴近消费者需求。然而,宠物保险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投保易理赔难、身份识别困难、条款复杂难懂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一方面,保险机构要依据监管要求如实销售、充分告知、合法经营;另一方面,则需要保险机构脱离简单价格竞争的窠臼,根据真实的风险状况合理定价,提供符合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保险产品。
从销售角度看,线下渠道需要借助宠物话题进行人际交流,普遍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信息传播性好,但需要线下渠道方具备较强的宠物保险专业知识,能够有效辅导消费者购买适合的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到宠物保险价值实现的闭环中。本轮探索中异军突起的线上渠道则面临渠道费用、客群归属和盈利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同时,线上渠道的落地服务能力常常无法满足养宠人群对于线下服务的天然需求,这对保险公司掌控全价值链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报告》还指出,目前宠物保险与宠物医院的合作模式尚不清晰,互动有待增强。宠物保险的经营仍单纯地从保险公司的要求出发,并未兼顾宠物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医生执业习惯。例如,保险尚未与医生的日常诊疗服务有效衔接,这些冲突和矛盾都会削弱宠物医院与养宠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宠物保险的风险管理技术较为单一,未能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宠物保险的风险管理不应只局限于单纯的宠物个体识别问题。事实上,即使实现了完美的宠物个体身份识别,依然需要面对宠物保险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跑冒滴漏”风险。宠物保险的风险管理,应当基于市场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可靠的获客渠道为基石,贯穿宠物保险的产品开发、销售、承保、理赔和客户服务等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