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部门透露,目前上海市流浪猫总量约为27万只。这个数字,比家养猫多出6万,比流浪犬多出16万。
相关问题也随之滋生,城市流浪犬猫伤人、扰民事件层出不穷,也是人畜共患病、狂犬病等疾病致病原。
什么导致流浪猫越来越多?矛头指向“投喂”。长久以来,反对者与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议不休。
有学者指出,在控制流浪猫数量上,领养、绝育代替投喂或许更有效。有责任部门调查显示,对于流浪犬猫,93.41%的受访者认为应当绝育。
目前,上海已率先对流浪猫开启TNR-Trap,捕捉;Neuter,绝育;Release,放归模式,首辆流浪猫绝育手术车与上海小动物救助领养公益服务中心,都面向社会全体,经预约,可免费为流浪猫做绝育。
近日,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兽医志愿者、宠物行业专家、学者、政府单位等,听听他们对投喂流浪猫以及TNR的看法。
流浪猫可爱、可怜,市民选择投喂
为什么要投喂流浪猫?记者询问多人,几乎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可爱、可怜。
“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才这么大一点。”64岁的毛叔手掌半拢着,比划出大约半年前,刚见到流浪猫“咪咪”时的大小,“一直跟在猫妈妈后面,可怜哎。”
当天,咪咪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被毛叔投喂的一员。
毛叔告诉记者,在他家楼下,像咪咪这样的“流二代”、“流三代”一共有七八只,日常都是由他投喂。此外,每天出门买菜,他都会带着鸡胸肉和猫粮,经过一座桥时,他一唤“咪咪”和“汪汪”,附近的五六只流浪猫都会出来。
“流浪猫如果没人管,很可怜的。”在毛叔投喂的流浪猫中,有只蓝猫因病被主人弃养,他送去医院花了3000多元才治好;有只橘猫还没满月就被遗弃在桥上,喂羊奶粉、罐头才慢慢救过来;还有只流浪猫难产,送去做手术也花了3000多元。毛叔每个月有5000元的退休金,其中1000多元都花在了流浪猫身上。他家里也养了3只猫,都是之前生了病的流浪猫,治好后被带回了家中喂养。
毛叔称,也有人嫌弃流浪猫脏、臭、有跳蚤,跟他提过意见,“但冬天的时候,小猫冻得嗷嗷叫,我哪能忍心不管,不管都要冻死的”。毛叔的手机相册里几乎全是猫的图片,手机壁纸也是猫。
市民郑先生家里也领养了一只流浪猫,他还给它取了个“狗猫双全”的名字——“狗橘”。两年多前,出生才15天的狗橘被浦东一位阿姨“挂”在网上,阿姨家里已有3只猫,又捡到狗橘,家里不让再养了。郑先生看到,就抱了回来。
此后,狗橘成为郑先生家里的一分子,打了疫苗、做了绝育、有了自己的小窝,吃得身材浑圆,还逛过复旦大学光华楼前的草坪。
“但很多流浪猫并没有这么幸运,经常在路上看到,有的猫饿得喵喵叫要吃的。”郑先生说,既然看到了,便会投喂些食物,不然饿死太可怜了。
投喂导致流浪猫数量激增,也会引发诸多矛盾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喜欢猫的人。”上海宠物行业协会副院长孙雪梅说,投喂导致流浪猫数量激增,对于非爱猫人士可能并不“美丽”。
2016年,静安某小区曾发生15只流浪猫一夜之间全部死亡事件,经调查疑遭“厌宠”人员投毒杀害,引发“爱宠”与“厌宠”人士间矛盾。
2020年10月份,上海街头出现首台流浪动物自动喂食机,让“是否应当投喂流浪动物”的争议甚嚣尘上。
往自动喂食机投入一个废弃空瓶或者一元硬币,机器出口就会立刻掉落一些宠物粮,目的是“帮助流浪动物,让他们在这个冬天不再忍受饥饿”。
有人认为,自动喂食机的出现,是城市文明的体现,说明有越来越多人关爱和重视动物保护。
但也有网友不看好这一“善举”,并列举出可能带来的问题:食物洒落周边影响卫生,流浪动物聚集存在伤人安全隐患,流浪动物疫苗无人保障,定点投喂的流浪动物伤人后谁来担责。
那么是否应当投喂流浪猫?
孙雪梅认为,出于人道主义,可以投喂,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投喂。
她表示:“流浪猫的种群数量与食物是正相关的,食物越充足,种族繁衍越快,为避免无序繁殖导致种群数量激增,我认为应当谁投喂谁负责,包括负责给流浪猫绝育,而不是泛滥、任意投喂。”
食物从根本上决定了种群数量,孙雪梅担心,如果只投喂不绝育,流浪猫数量或许会失控,由此导致投喂人员负担加重的同时,也带来更多人猫矛盾。
城市荒野工作室负责人郭陶然告诉记者,过量的流浪猫步入城市空间会对城市野生动物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例如,由于流浪猫大量捕食鸟类和啮齿动物,导致上海本土的野生豹猫食物不足,占领了豹猫的生态位之后,豹猫数量降低。同时,郭陶然建议限制对流浪猫的投喂行为。
“绝育对流浪猫自身生存有利好”
作为爱猫人士,对于给流浪猫做绝育,毛叔表示肯定支持:“不绝育就成‘灾’啊,猫发情一次生5个,5个里面即使只有两只雌猫,半年之后又能各生五个,这样下去就越来越多,不行哦。”毛叔告诉记者,他楼下的8只流浪猫已经全部绝育了。
对于毛叔的说法和做法,李佩荣-化名表示认同,她是一家公立机构的兽医,也是上海小动物救助领养公益服务中心的TNR志愿者。
“一只猫一年发情三四次,不控制的话流浪猫的数量会呈指数级的上涨,导致社区管理难,对人居环境、自然环境都有影响。”李佩荣认为,抓捕后绝育的TNR模式对控制猫的种群数量有一定作用,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干预方式。
李佩荣进一步解释,绝育对流浪猫自身生存有利好。“在野外,很多流浪猫五六岁时还在怀孕,这一年龄生育风险极大,一旦难产,几乎百分百死亡,因为人抓不住,无法救援。其次,发情期的流浪猫打架频繁,造成或死或伤的也很多。”
李佩荣强调,猫一旦患上乳腺肿瘤,几乎百分百是恶性,但如果在其第一发情和第二次发情之间做绝育,母猫患乳腺肿瘤的概率可降低90%,同时还可以预防多种生殖系统疾病。
至于绝育后是否会降低兽性,影响自然生存,李佩荣觉得不必担心,城市流浪猫的主要食物来源可能并非狩猎,而是人工的投喂以及人类丢掉的食物。
李佩荣说,总体而言,以TNR方式干预流浪猫数量是利大于弊的,是人与猫和谐共存的一种新的可能。“它们活得好,我们也能活得好。”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人们表达对流浪猫的善意时,手段需要商榷。在他看来,领养流浪猫是更负责任的行为,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猫做绝育。
建议:政府出面参与流浪猫绝育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上海民间组织就开始以TNR方式干预流浪猫数量。
据孙雪梅了解,市面上,一只家养母猫绝育手术定价超过2000元,但不少宠物医院都与救助组织有合作,如果是流浪猫,无论公母,最高250元一只,低的不到100元。
据知情人士介绍,上海市有部分民间志愿者团队自发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合作开展TNR,每年可为所在小区绝育上百只流浪猫。如浦东新区康桥半岛社区在2017-2019年共为辖区300多只流浪猫做了绝育手术。
“但民间的力量毕竟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在孙雪梅看来,如果政府出面参与流浪猫绝育,在全社会形成规模效应,相信流浪猫的总体数量会得到控制。
孙雪梅的期待,如今正成为现实。2020年11月28日,上海多部门共同开启上海文明养宠三年行动,流浪猫的数量管控问题得到官方关注。
同年12月13日,上海发布首辆流浪猫绝育手术车,社区申请预约后,手术车即可开进社区为流浪猫做绝育。12月30日,上海小动物救助领养公益服务中心成立,面向全社会开放,经网上预约,上海的流浪猫可免费绝育。
2021年1月17日,记者查询流浪猫绝育预约公众号“阿拉宠”发现,目前流浪猫绝育预约已经排期到今年10月9号。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敏告诉记者,兽医志愿者一天能做4台绝育手术,每周开放两天,算下来,目前已经有近300只流浪猫被预约了绝育手术。
周敏告诉记者,做完绝育之后的流浪猫,需要由送流浪猫来绝育的爱心人士看养一周,一周之后,伤口痊愈,可自行选择放归或领养。
周敏坦言,文明养宠计划启动至今,TNR理念已经广受认可,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资源短缺、人力不够、资金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去解决。
同时,有关责任部门表示,目前对流浪猫的管控仍然存在难点。
一方面,流浪猫投喂行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助长了流浪动物自然繁殖,有的小区甚至出现流浪猫成群聚集现象,对社区公共卫生、环境生态造成潜在风险隐患,也在居民间引发矛盾。
另一方面,流浪猫出口渠道不足。流浪猫捕捉、领养、无害化处理等渠道不够畅通,没有形成有效处理流程。
为此,应强化来源管理,对流浪犬猫自然繁殖,通过推行流浪动物绝育减缓新增速度;支持适当干预,鼓励和支持利用TNR模式,逐步减少区域流浪猫数量;完善出口管理;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充实基础建设、人员配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