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群山連綿、綠意盎然的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讓無數古老的奇珍異獸不受打擾,得以生存繁衍。在保護區的山澗中,發現了一種從第四紀冰川末期存留下來、曾與恐龍為鄰的古老生物——鱷蜥。目前,保護區鱷蜥的種群數量已增至870多隻。
鱷蜥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分類上為獨科獨屬獨種,被譽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對於研究爬行動物的起源和演化、蜥蜴目各科分類等有重要價值。
腦袋像蜥蜴,尾巴像揚子鱷,側扁的尾巴上,既有棱嵴狀的鱗片,又有許多黑色的寬橫紋……在保護區的鱷蜥研究中心,200余隻各年齡段的鱷蜥一動不動地靜伏著,像凝固的雕塑。繁育池是根據鱷蜥野外生存環境量身打造的“理想之家”。
臨近中午,“鱷蜥保姆”飼養員鄧福星拎出一個裝得滿滿當當的塑料桶,開始往每個繁育池中拋洒蚯蚓。感知到美味來臨的鱷蜥們,紛紛跳下樹枝,爭奪起今日的午餐。“鱷蜥天生不愛活動,它們可以一個月不吃不喝而不影響生存。”鄧福星介紹,即使生活在野外的鱷蜥飢一頓飽一頓,獨特的生活習性也能保証它們存活。“鱷蜥生長較慢、體型較小,一般野外三年多才成體,人工繁育情況下,有的鱷蜥兩年多可以長成成體。”
“它很警惕,如果看到人或所在的樹枝被觸動,它就會立即翻身落入積水坑中躲藏,潛水時間可達20分鐘之久。”隨著鄧福星話音剛落,一條鱷蜥就跳進了水裡,扭動著尾巴迅速消失在枝蔓裡。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鱷蜥生存環境,記者跟隨著鄧福星前往南嶺的大山深處中,尋找鱷蜥生活的溪溝。“如果在大河大溪中生存,發大水時,體型很小的鱷蜥就容易被洪水沖走,還有無處不在的蛇、鼠等天敵,因此,鱷蜥隻存活在這一帶的小溪溝、小水潭中。”鄧福星介紹。
“保護區於2005年開始人工繁育救助工作,2010年建立鱷蜥研究中心,開展鱷蜥人工繁育救助科學管理。”在展示了鱷蜥生存的溪溝之后,坐在溪邊,鄧福星接著講述:“一般情況下,在成長到5歲之后,鱷蜥就會被放歸野外。雌性鱷蜥通常從第三年開始繁育工作,5年可以繁育兩胎。經過多年的發展,鱷蜥人工繁育種群從原來的18隻,擴增到600多隻,保護區先后開展了3次野外放歸,共放歸鱷蜥150隻。”
“我們會給每隻鱷蜥制作一張‘身份証’,每隻鱷蜥的尾巴花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每隻鱷蜥的尾巴反面進行拍照、編號,同時保留分子編號,可以用於個體識別。”鄧福星介紹,放歸之后,研究中心會進一步做好跟蹤監測、數據收集、科學分析等工作,實時掌握放歸鱷蜥的變化、動態,為做好整個保護區的鱷蜥家族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眼下正是廣東入冬季節,鱷蜥們陸陸續續進入冬眠期,等待來年3月春暖花開、氣溫回升時再次蘇醒。在這片森林中,鱷蜥們並不孤單,黃腹角雉、穿山甲、中華鬣羚……無數珍稀動植物與鱷蜥共同生活在這裡,與保護區內的村民相伴為鄰。目前,保護區已經成為南嶺國家公園(擬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立了一日三巡的制度,封山育林的工作也在進一步開展。鄧福星等保護區工作人員將攜手村民一起,共同守護好這片全國最大的鱷蜥野生種群棲息地,守護好這個動植物們生活了數億年的綠色家園。